退休之后,父亲迷上垂钓。稍一有空,他便约上三五个钓友,朝着江呀湖呀的方向而去。
为此,母亲颇多怨言。逮着我假日回家的机会,母亲絮絮叨叨跟我说着父亲的不是,说他脚不黏家,每天只惦记那几条鱼,乐不思蜀。
其实我心知,这并非母亲烦恼的全部原因,她更关注的,是父亲的身体。有过一段时日,父亲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全家为此忧心忡忡。但是,自从迷上了钓鱼,父亲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康健起来,走路如风,心境也比往日平和了许多。见此,母亲便不再吱声了,父亲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吧。
“那钓鱼的地方真美!”在父亲由衷的感慨中,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了:蓝天白云下,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澄清的江河边。岸上绿地如茵,水中倒映着青山翠竹,群峰叠嶂,群鸟欢歌,蝉儿低吟,山清水秀,一派诗情画意,风景这边独好。
忽然间,前方有鱼儿跃出水面,波纹随之荡漾开了。一行人再也挪不动脚步,盯着鱼儿冒泡的地方,随便在岸边找个位置,急匆匆坐下。父亲从行囊中找出钓竿,调竿、挂饵,然后用力一甩,鱼钩便远远地落入水中。父亲心里明白,此时要做的,便是耐着性子,就等着馋嘴的鱼儿上钩了。
父亲告诉我,在浮漂一浮一沉间,须得全神贯注,须臾不能懈怠,人的心绪也不能轻易跟着沉沉浮浮。片刻之余,有鱼儿上钩了,一抽竿,沉甸甸的。随之,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带着水珠飞出了水面,垂钓的欢悦旋即洇漫全身。父亲钓鱼有诀窍,每次出行,无论其他人垂钓结果如何,他很少空手而归。家里的鱼儿多了,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趁着鱼儿新鲜,父亲会把鱼儿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送去,大家各自欢喜。
见父亲老有所乐,我自然是高兴的,但我跟母亲一样,也担心着父亲的安全,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知子莫若父,父亲自然也懂得我的心思,他宽慰我说:“放心吧,我们每次出行都不会落单,钓友们总是你约我我约你,有时人多些,有时人少些,有时去得近,有时去得远些,全凭兴趣使然。” 父亲说的想必是实话。我在家时,每次见他要去钓鱼,都是提前约好了伴儿,然后再出门的。我认识父亲几个钓友,其中有律师、公司老板、农民工等,大家身份各异,却是性格随和,彼此有很深的交情。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父亲最后说,钓鱼人大都明白一个道理:用心钓鱼,莫计得失。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于钓一个好心情,鱼的多少倒是次要的,有与无,也无关紧要。
“不为鱼而渔,不为欲而郁。”这,就是我爱钓鱼的父亲,还有他心心念念的江湖。
□李庆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