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31日

■议论纷生

优化生育政策需要“组合拳”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这是61年来,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曾几何时,我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口,“人口负增长”似乎远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其实,人口低增长已经存续一段时间。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人口就进入了公认的低出生、低生育行列,其时开始积累起人口负增长的势能。低生育背景下,人口之所以保持了正增长,是因为人口正增长惯性作用使然。2017年以来,人口数量连续六年下降,人口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10‰,多数适龄结婚的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在0-1孩之间徘徊。去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提出,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8月,国家卫健委在《求是》杂志发文,指出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负增长的新局面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必须尽早规划、积极应对。谁也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如此之快。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人口红利”居功至伟。研究表明,劳动力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假如人口出现负增长,将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等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为什么人口出生率这么低?两年前,有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经济负担重、子女无人照料和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因素已经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障碍。可以说,不想生育只是很多人面对巨大现实压力而被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何提升居民的生育意愿,释放生育潜力,建立生育友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支持体系,破解年轻人“想生不敢生,想要不敢要”的难题,关键环节是要消除年轻人生育的压力和对生育的担忧,全面降低家庭养育负担。生育,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幸福,一头连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已经用完,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大……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靠家庭自觉,还应该制定更为完整的体制机制。去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推出20项具体措施落实生育支持政策。但是,所有积极生育措施对生育率的刺激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这就要求要持续打好政策“组合拳”,在生育支持和家庭发展方面持续用力,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税收、社保等政策适当向生育子女的家庭倾斜,积极构建生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和生育友好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减轻家庭生育养育负担,激发生育潜能。

只有让人们能生、敢生、愿生、想生,才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小马飞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