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1日

“读”草之青黄 解百姓难题

南志标在智能温室指导学生做试验 (兰大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供图)

南志标(左)和同行交流 (兰大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供图)

南志标院士 马军 摄

寄语:实践出真知!生产实践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教科书,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实践,向群众学习,以国家需求为研究方向,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根本任务。

姓名:南志标

年龄:69岁

身份: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中国草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党龄:49年

20世纪90年代初,南志标在新西兰获得博士学位后,返回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即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前身)工作。当时条件简陋,办公室仅一桌一椅,两间实验室同样徒有四壁。然而南志标心中更多的是希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室!虽然现在“一穷二白”,但在这张白纸上,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为民纾困

“在田间地头调研时,看到蚕豆田长得七零八落,蚕豆一片片病死,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强烈责任感。”南志标下定决心迎接挑战,攻克难关,为民解难。他接受了省科委(现为省科技厅)建议,开展蚕豆根腐病防治的研究工作,获得省科委5年15万元科研经费的支持。

经过两年的努力,南志标终于查明了病原。但他也发现,蚕豆是喜冷凉作物,开花和种子成熟期气温过高才是影响其健康的主因之一。如何降低地温成为必须攻克的难题,然而他一直没有找到稳妥的答案。直到有次他搭手扶拖拉机从康乐县城到景古乡的试验点,途经一块刚浇了水的农田。农田上面横七竖八地盖着些细小树枝,农民说,盖树枝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他豁然开朗,在与当地农技人员探讨后,选定了盖麦草的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的试验表明:盖麦草低温高湿,土壤温度比对照组低2℃至3℃,土壤含水量相应提高,蚕豆发病率大幅下降,再施以磷肥配合,便可有效控制蚕豆病害,使蚕豆产量大幅提高。

整整5年,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为国服务

草坪是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有没有可能获得既节约水肥,又美化环境的草坪呢?南志标团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上世纪70年代,科技工作者发现了禾草内生真菌的存在。它与禾草形成了共生体:植物为它提供居所和养料,它使植物抗旱、耐寒,使采食植物的家畜和昆虫中毒,每年给美国和新西兰的牛羊生产造成10多亿美元的损失。不过,草业科技工作者却从中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利用禾草内生真菌培育草坪草新品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南志标率领团队在此领域不懈求索。如何选育出带有内生真菌、节约资源和抗旱抗虫的草坪草品种?经过多年寻觅,南志标将目标锁定一种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但它带菌率低,又是横陈的难题,南志标团队不得不从成千上万株草坪草中,搜寻带有这类微生物的植物个体。每一个植株发现后,团队都要将植物组织制成显微镜样本,观察菌丝,判断植物带菌情况,再将植物单独挖出繁殖。虽然枯燥,但随着带菌植株越来越多,大家心中充满希望。经过一棵接一棵地积累、繁殖,团队终于获得了较大的群体。又经十余年,团队在不同的环境下对筛选出的植物进行抗旱、抗虫测定与评比,选优汰劣,终于获得了一个理想的品系。与原来的植物相比,节约用水量近1/3,每棵草坪草的分枝增加两成,病虫害发生率不到10%,达到预期目标。

长达20多年的付出,终于获得了成功。目前,这一新品系正在参加全国草品种区域试验网络的测定,有望成为我国北方建立草坪的主要品种。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