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7日

本报系列微纪录片《兰州·红色印记》推出新篇章

《红色歌谣·大豆谣》本周播出

讲述“西北小萝卜头”狱中成长故事

兰州战役纪念馆里的蜡像

兰州晚报讯 “蚕豆秆,低又低,结出的大豆铁身体。牢房的力立夸大豆,世界上吃的数第一……”这是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在狱中写给“小狱友”罗力立的一首儿歌,他们的故事就真实地发生在陇原大地。5月17日起,兰州晚报·指点兰州系列微纪录片《兰州·红色印记》播出新篇章《红色歌谣·大豆谣》,让我们跟随镜头,重回历史现场,唤醒那段久远却值得铭记的历史。

1940年6月初,中共甘肃工委遭到破坏,工委副书记罗云鹏以及他的妻子、共产党员樊桂英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当时只有8个月大的罗俐丽也随父母一起被关进牢房。在监狱里,父亲给罗俐丽改名为罗力立,希望她有力量地站起来。6年后,罗云鹏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国民党特务由于缺乏樊桂英是共产党员的证据,便将她们母女二人释放。至此,罗力立已度过了长达6年多的监狱生活。被释放以后,樊桂英和罗力立相依为命,重新投入党的怀抱。1957年,罗力立考入山西太原师范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罗力立眼里,父亲罗云鹏是一个有信仰、有才华、有坚定意志的优秀共产党员。在特务面前,他铮铮铁骨;在儿女面前,他侠骨柔肠。父亲为她改名罗力立的初衷,也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红色歌谣·大豆谣》共两集,通过展现罗力立在监狱的生活以及她身边的人和事,讲述共产党人不畏艰难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殊死斗争的英勇事迹。该篇章以视频的表现形式,再现多年前的真实故事,把我省本土的红色经典故事用全新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让观众通过观看红色经典,接受一次爱国洗礼,在心里播下一颗爱国的种子,从而自觉地向革命英烈学习,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昕 文/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