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9日
         下一篇

健身房停业引发消费纠纷

经法官调解,30多名会员近期将拿到预付卡余额退款

兰州晚报讯 美容卡办了没两天,美容院就把房子转手租给了别人,再无下文;培训机构一纸公告宣布“结束经营”,余额过万的课时费就打了水漂……近年来,预付费消费埋下的陷阱”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有太多因预付费消费引发的矛盾纠纷见诸于各新闻平台,诉诸于司法公堂。4月28日,西固法院公布了一起预付费消费案例。

前不久,30多名消费者来到西固法院对某健身房提起诉讼。他们都是西固区某健身房的持卡会员,在健身房工作人员的动员下分别充值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2021年1月,当会员们来到健身房锻炼时,看到紧闭的大门上贴着一张关门停业的告示。原来,这家健身房因与房东(西固某百货公司)发生经济纠纷,无法继续营业。

健身房突然停业,很多会员虽握有当初办卡的凭据,却不知道去往何处退款,也不知道该找谁弥补自己的损失。难道,这部分财产损失就只能自认倒霉,自己承担了吗?西固法院法官说,当然不是!当顾客交纳一定金额办理健身卡以后,健身房与持卡人之间便建立了服务合同关系,双方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持卡人通过预先交付的费用获得会员资格,有权在一定时间内定期或不定期获得健身房提供的相应服务。如果健身房在服务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停止营业则构成违约,持卡人不能从健身房获得相应的服务,服务合同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因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是法定的解除合同条件,守约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除合同。

受理本案后,办案法官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找到了这家健身房的负责人,并立即组织本案的调解工作。调解当天,30余名原告悉数到庭,部分原告看到被告后难以遏制心中的怒火,情绪较为激动。办案法官极力安抚所有当事人,希望他们保持冷静,心平气和地与被告协商解决问题。近两个小时的调解过程中,办案法官耐心释法明理,反复做被告的思想工作。最终,健身房负责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诺于近期将办卡费用退还给各位原告,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

法官在此提醒,预付费消费已是当下十分普遍的消费模式,涉及领域众多,也极易引发矛盾纠纷。为避免陷入预付费陷阱,消费者应加强证据保留意识,妥善留存合同原件及付费凭证;发生纠纷后应立即启动维权程序,主动向经营者的行业主管部门或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发现经营者的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等犯罪行为时,应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沛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