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地铁人物

创新是我前进的最大乐趣

——记兰州轨道公司“发明家”孙志强

工作中的孙志强(左一)

从事轨道交通行业近二十年,从最普通的技术人员到管理岗位,他一直热衷于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无论在国铁行业、还是地铁行业,他总说:“荣誉都是过往事,创新是我向前迈进的最大乐趣。”他就是甘肃省“互助保障杯”职工发明之星获得者——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孙志强。

与其繁忙低效 不如做些尝试

“我所有技术发明的灵感,起源于我的一辆二手汽车。”当说起发明创新的历程,孙志强总会念叨起当初在国铁偏远地区小站的一段往事。2005年,孙志强在原兰州铁路局一个偏远的编组站工作,因为需要代步,他用为数不多的工资购置了一辆二手奥拓汽车。在一段时间的人车磨合后,他感觉这台汽车很多的部件、系统都可以优化。为此,他整理出一套如何能改进这台汽车的方案,而正是这套永远不会付诸实际的改进方案,开启了他发明创新的大门。

参加工作头几年,他看到值班员工作存在大量的繁复流程,一班数千个调度指令让整个班组精神高度紧张。为此,他利用技术管理工作平台,大胆改进工作流程,提升计算机运用水平,极大地优化了编组站运输作业效率,并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发挥对信息系统数据库熟悉的优势,开发补丁程序,实现全国铁路系统第一个完成编组站信息管理系统升级的编组站。同时,他利用在国铁迎水桥车站工作的平台,研发各类系统9项,期间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中,防错系统在调度集中控制系统中采用,解决了困扰铁路多年的错排进路问题。发明的“移动式减速顶工况检测车”和“提钩摘管器”已在全国铁路系统中15个车站使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些开发的系统在运输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连续7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在新行业中创新

2017年,孙志强来到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这个年轻的新单位,身处管理岗位,他带领调度人员,完成了兰州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控制中心规章制度、作业流程、应急措施的建设。先后牵头研发了施工管理系统、调度命令发布系统、日报系统、运行图铺画系统、现场巡视检查系统、占线板管理系统,使1号线行车指挥实现智能化、现场管理扁平化。为了提升轨道交通1号线电客车司机安全驾驶系数,他主动和西南交通大学合作,深入研究人体体征与安全驾驶的关系,利用目前最前沿的生物识别和智能可穿戴技术,积极研发城市轨道交通电客车司机生命体征系统,并获得甘肃省总工会职工创新重点补助。在兰州轨道交通工务技术管理领域,他利用铁路工作经验,带领团队研制了智能轨道检测小车,使轨道线路钢轨探伤、几何尺寸测量、故障地点定位、大数据分析多项功能合一,并获得甘肃省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在票务管理方面,面对需要企业自行发售交通一卡通的困难,积极组织客运、票务、信息等多部门协同行动,顺利完成了兰州轨道交通一卡通制卡工作,同时,为提高票务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正常运转,牵头建设了自动售检票设备智能巡检检测系统,并获得首届信息产业兼容系统创新应用大赛铜奖。

在新行业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积累沉淀。3年多的城市轨道交通工作,让孙志强有了更多的创新感悟,他利用工作间隙编写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专业教材,指导公司员工标准化作业。同时,在西南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积极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例如,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区域机动车运行排放引发的PM2.5实施治理研究,基于自然生理指标融合的高速铁路司机疲劳机理及工作状态实时评估研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杜志超 赵文瑞 文/图